冰球突破豪华版

技术交流

猪蓝耳病对猪场危害极大 没有治疗只有预防

发布时间:

2018-08-15


  蓝耳病在80年代美国第一次被发现,到90年代已经传到欧洲一些国家。中国在2006年爆发蓝耳病,随后分离到高致病性毒株。蓝耳病对猪场的影响非常大,主要表现症状为猪繁殖障碍、呼吸道疾病、生长缓慢及死亡率增加。目前蓝耳病起源不明,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流行并且难以控制。

  传播途径:

  感染动物通过唾液、鼻腔分泌物、尿、精液排出病毒,偶尔经粪便排毒,怀孕后期感染的母猪可通过乳汁排出病毒。

  猪主要通过鼻腔、口腔、阴道等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传播,包括剪牙、断尾、剪耳、注射药物和疫苗。怀孕母猪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引起死胎和弱仔。

  蓝耳病的症状表现:

  1、母猪

  急性感染期有1%-3%的母猪流产,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21-109天。有5%-80%的母猪会在妊娠后100-118天产仔,所产的胎儿有正常的猪、弱仔猪、新鲜死胎和木乃伊胎。一般情况下,死胎占一窝仔猪的0-100%,占整群产子数的7%-35%。此病可以持续4个月,耐过的母猪发情迟缓、不孕率升高。

  2、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表现精神沉郁、消瘦、腹泻、腿外翻、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眼睑水肿。少部分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剖检可见间质性肺炎,淋巴结肿大2-10倍,初期淋巴结水肿呈褐色,随后变硬、颜色变为白色或浅棕褐色。

  3、生长育肥猪

  主要表现厌食、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或喘气,耳部、腹部和尾部皮肤有一过性深紫色。通常混合感染其它病引起死亡升高。

  防治措施:

  目前对蓝耳病没有特异疗法,只能通过加强猪场生物安全,避免群体之间的相互感染,降低损失。

  1、坚持自繁自养,不轻易引种。

  2、规模猪场实行全进全出,严格按照转群标准执行。

  3、空舍消毒,要先彻底清洗猪舍,然后再进行消毒,等圈舍充分干燥后再转入猪群。

  4、需引进后备猪时,先进行驯化,再转入猪群。

  5、后备母猪和母猪群应根据本场具体情况确定疫苗毒株和免疫时间。

  6、定期实验室检测猪群感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更多内容


A

2024年冰球突破豪华版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冰球突破豪华版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