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突破豪华版

    技术交流

    新玉米使用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19-11-20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新玉米成熟的时候,很多蛋鸡养殖户朋友会选用新玉米来饲喂鸡群,孰不知玉米的水分高,水分在27~32之间,又有后熟期,那么养殖户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新玉米呢?

    首先广大蛋鸡养殖户先来学习一下新玉米对蛋鸡养殖的影响

    1、降低能量

          用湿玉米替代干玉米会使配方的能量大幅度下降,蛋鸡是为能而食的动物,虽然可通过提高采食量来满足能量的需要,但这样势必造成其它营养素的浪费。因此,使用不当,湿玉米不但不能降低饲料成本,甚至有可能因营养的失衡影响动物的正常生产和发育

    2、增加采食量

       低能的湿玉米含有大量的结晶葡萄糖和不能消化的纤维,导致动物消化系统容纳饲料的能力(鸡嗉囊)变小。

    3、湿玉米中抗性淀粉含量较高

     难消化淀粉.在动物的小肠中不能被酶解和吸收

    抗性淀粉存在于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马铃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淀粉,特别是湿玉米中淀粉含抗性淀粉高达60%

    新玉米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危害

    1:腹泻

    新玉米收获后玉米水份偏高(27-32%),如果按照正常水分的玉米(14%以下)使用比例添加到蛋鸡配合饲料中时,会因为配合饲料中粗蛋白比例相对偏高,容易造成蛋鸡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另外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抗淀粉,需要在收获之后5~6周后熟期才会逐渐降低,如使用过早,抗淀粉在饲料中含量过高,不能被蛋鸡吸收利用,也会导致蛋鸡腹泻

    2:饲料转化率下降

    使用水份偏高的玉米,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出现腹泻现象,首先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导致蛋鸡生产性能表达不好

    3:霉菌毒素中毒

    4:采食量下降

    新玉米被大量霉菌污染后,适口性变得很差,有些嗅觉和味觉灵敏的动物会出现采食量急剧下降甚至拒食,日采食量不足,导致免疫力


    更多内容


    A

    2024年冰球突破豪华版动物营养研究院联合山东省蛋鸡技术创新中心为全国不同区域蛋禽养殖场送检的玉米、豆粕、石粉、全价料等样品提供了检测服务,本文对部分检测结果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分析。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展示大型鸡舍内部不同位置蛋鸡的生产性能差异和环境质量差异,以为规模化蛋鸡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A

    本文选取近期发表在美国家禽科学(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科研文献,摘取主要研究结果,为改善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A

    由于天气原因,昼夜温差比较大,最近技术走访和服务时,有客户反映个别区域的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肠道疾病问题。在此,冰球突破豪华版饲料技术服务部温馨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几点,减少疾病对猪场的困扰,为猪场增产增收。

    A

    采食量是影响蛋鸡体增重和产蛋性能的重要因素。养殖一线经常出现蛋鸡采食量偏低的现象,经分析发现,除了与饲料能量浓度以及常规饲养管理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蛋鸡育雏育成阶段胃肠道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选取2篇国际学术期刊文章,摘取主要的研究结果,阐明玉米粉碎粒度对雏鸡胃肠发育的影响,为蛋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